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  美术馆 > 今日要闻!我,90后日本女孩,嫁给中国老公,生三个女儿,11年回了26次中国
今日要闻!我,90后日本女孩,嫁给中国老公,生三个女儿,11年回了26次中国

时间:2023-07-04 06:09:22    来源:科普悟社

在很长一段时间,高松爱信都在丈夫跟前不自信,因为她的语言能力进步很慢,丈夫又是一个大男子主义,什么都不让她去做。高松爱信没想到的是,自己爱上的这个中国男人,除了倔强的脾气,还是一个很进步的男人,可能就是这个优点,让高松爱信爱得无法自拔。好在高松爱信最终嫁给了中国丈夫牛传友,婚后的牛传友完全变了个人,更加成熟,更加稳健。

高松爱信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,父亲是建筑师,母亲是大学老师,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下,高松爱信也很优秀,会画油画,懂茶道,更是在学习上很用功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2012年,大学毕业的高松爱信和牛传友结婚了,父母虽然不满意自己嫁给中国人,但在高松爱信心里,除了牛传友,自己谁都不嫁。如今他们结婚已经整整11年时间了,已经会说流利中文的高松爱信,也得到了丈夫的尊重,并且还为丈夫生下了三个女儿。当然,高松爱信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回到中国,丈夫的老家在河南许昌市,每次回来,高松爱信都要吃婆婆做的河南烩面。

以下是来自高松爱立信的讲述:

我叫高松爱信,中文名就牛松爱,这是我丈夫取的名字,在我看来很好听。

我和丈夫都是在日本一桥大学毕业的,他学的是经济学,取得硕士学位,而我学的是社会学,因为在大学毕业后就结婚,所以没有再继续读书。

在日本的独生子女家庭并不多,而爸妈当时因为工作忙,没时间照顾小孩子,所以只生了我一个女儿,之后没有再生育。其实到了中年的时候,爸妈是后悔的,觉得当时生的孩子少了,尤其是在我结婚后,虽然生活在日本,可毕竟是中国媳妇。

爸爸是一名建筑设计师,他参与设计了很多高大的建筑,而且有很多学生,其中就有很多中国留学生,不过爸爸带的学生最低学历也是研究生。而妈妈是大学老师,在东京工业大学教学,平时和爸爸异地分居,不过他们的感情很好,基本上每周爸爸都会坐火车和妈妈相聚。

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,爸妈很少同时出现在我面前,这个月也许是妈妈回家看望我,下个月也许是爸爸回来。所以在我看来,我的童年是有缺陷的,没有得到爸妈足够多的时间陪伴。

不过我从小就很安静,不喜欢热闹的环境,在房间安静地画画,听奶奶讲故事。

原本爸妈是希望我到欧美国家去读大学,可对我来说,从未出过远门,本身胆子小,所以最终选择到国内读书。

很幸运,在一桥大学读书期间,认识了正在读研究生的丈夫——牛传友,那个时候的他长相帅气,阳光的性格和温柔的笑容很吸引人,最主要的是,我可以付出所有的热爱,来爱这个来自中国的男生。

牛传友有着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,而且平时不怎么喜欢说话,他对社会经济问题有着督导的见解,所以我对牛传友的佩服,不仅是外在上的,还有才华。可我在正式交往前就知道一点,牛传友是一个非常霸道的人,用中国话讲就是大男子主义很严重,喜欢把所有事物都掌控在自己手中。

那个时候我虽然跟着爸爸的学生学过几句中文,但牛传友要求我半年内必须学会说中文,这是命令。

因为中文实在是太难,我的进步很缓慢,一度感到自卑,即使如此,我没有放弃,当然也没有得到牛传友的鼓励。

可即使我的中文进步不明显,但在大学毕业后,我还是主动提出结婚,因为当时牛传友要回国,我不想被抛弃。带回家见父母,牛传友做得很周到,给我爸妈以及爷爷奶奶都买了礼物,虽然爸妈在这点上很认可牛传友,可毕竟以后就要和我分开了,还是不同意我们结婚。直到牛传友说可以暂时在日本定居下来,等以后孩子长大一点后再回国,爸妈这才答应我们结婚。

婚姻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,我和丈夫在婚后的变化很大,首先是丈夫变得成熟稳重,也懂得尊重我。丈夫曾对我说:“我们要多生几个孩子,我喜欢小孩。”

其实在我身上的经历就能感受到,独生子女真的不好,而我也希望多生几个孩子。大部分日本已婚妇女,都不愿意出去工作,我也不例外,婚后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。大女儿是在2013年出生的,如今已经十岁,之后每两年生一个孩子,不过很遗憾,三个孩子都是女孩,丈夫多少有些失望。

每年我们都会回到中国两次到三次,这是因为我的丈夫是一个很孝顺的儿子,每次回家,都会带很多礼物。

结婚11年时间了,要不是有近三年时间没法回国,估计我们回到中国的次数有三十多次。可即使如此,我已经来到26次中国!

我的婆婆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妇女,会做很多美食,最喜欢吃的就是婆婆做的家乡美食河南烩面,因为日本也有吃面条的习惯,但很单调,而老公的家乡的面食种类实在是太多了。如今我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,再也不担心来到中国什么都听不懂。

我的三个女儿中文说得都很棒,虽然一直生活在日本,可每天有两个小时候的学中文时间,而且只要老公回来,全家人不准说日语和英语,必须用中文交流。老公说到了2025年的时候,我们全家将会回到中国生活,那个时候,我一定会感受更多的中国文化和美食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